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

奧爾佛士之窗與男裝少女


《奧爾佛士之窗》,是《凡爾賽玫瑰》作者池田理代子另一部較不為出名的作品。

國小的時候,教室前面凌亂的書櫃找到零星的一兩冊。當時最紅的少女漫畫大多是以單純的校園故事為主,像是《薄荷關係》、《辣妹當家》,翻開這本畫風落伍的漫畫,本來抱持湊合著看的態度,一看卻再也無法停下來。驚艷的程度,大概可以和當時看的另外一部手塚治虫的作品《佛陀》比擬。最近在政大附近的白鹿洞又發現了這部作品,保存完整良好,我大概是他們這幾年來唯一租這套的客人吧。

《奧爾佛士之窗》包含了幾項老少女漫畫常出現的母題 (Motives),像是男裝少女、住宿制的歐洲學院、十八世紀的歐洲歷史 ( 大概以法國大革命為最大宗,連吉永史都畫過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BL漫《讀眼紳士與少年) 等等。漫畫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,謬思女神與色雷斯王之子奧爾佛士。奧爾佛士的愛妻尤麗黛遭蛇吻而死,奧爾佛士傷痛欲絕,決定前往冥界營救尤麗黛。被奧爾佛士的琴聲感動之下,冥王答應他的請求,但唯有一個條件:在未達陽世之前,奧爾佛士不能回頭看尤麗黛。最後正要踏入日光之際,奧爾佛士忍不住回頭。在這剎那,尤麗黛被拉回冥府,而奧爾佛士注定要孤苦一身。這個名字透露了這部漫畫並不是以皆大歡喜的圓滿喜劇收場。

《奧爾佛士之窗》分為三大部。主角尤柳詩出生在豪門世家馮貝林格,因為母親為爭奪遺產而被迫隱瞞女性身份,從小即以男孩姿態生活。在雷根斯堡的音樂學院中,她在學校裡著名的奧爾佛士之窗下遇到了清貧卻才華洋溢的以薩,還有神秘的小提琴手克勞士。第一部以尤柳詩的校園生活和馮貝林格家的遺產爭奪為主,另外在細節上為後續劇情埋下一些伏筆。第二部的主角變為鋼琴天才以薩,主要描述以薩離開雷根斯堡後,在維也納奮鬥的故事。第三部中,尤柳詩為了克勞士而遠奔俄國,第三部包含了大量歷史性和政治性的內容 ( 甚至還出現了少女漫畫版的列寧!) ,劇情節奏快速而變化曲折,閱讀起來比前兩部都吃力。

在這部漫畫中,我比較有興趣的是男裝少女這個元素。池田理代子的《凡爾賽玫瑰》,女主角奧斯卡,也是位不讓鬚眉的男裝麗人。其他也包含了這個元素的少女漫畫還有齊藤千繪的《少女革命》、手塚治虫的《藍寶石騎士》。近年來明顯男裝扮相的少女漫畫主角比較少了一點,但還是有類似尤柳詩這樣以男扮女裝入學的《花樣少男少女》、《櫻蘭高校男公關部》等等。

一開始我對於這部漫畫男裝少女的解讀,認為是來自於十八世紀歐洲中產階級對於「伴侶式婚姻」的想像,這個想像我想至今依然存在。伴侶式婚姻的理想,認為女性受良好教育才能成為丈夫知識上、精神上的伴侶。如果女人見識淺薄,男人會覺得家庭生活枯燥乏味;為了吸引男人更加投入家庭,所以女人要更加充實自己。說穿了,就是要求女人「有點聰明但是又不會太聰明」。例如,以薩雖然娶了賣笑女子羅貝塔,在故事中,他始終認為和他一樣受過高等教育的尤柳詩才是他的心靈伴侶。尤柳詩在外表上散發著獨立、理性的氣質,相較於漫畫中其他膚淺的貴族女孩,對以薩、克勞士還有其他男角,更有一種獨特的魅力。當然,在這個層次上的「理性」仍是採取父權社會的標準,尤柳詩身上那帥氣的西裝和長褲,豈不是父權社會性別分工體系的枷鎖?看過漫畫也會知道,其實在沉重的家庭壓力下,尤柳詩是脆弱而纖細的。

但這樣的解讀其實有些不當,畢竟作者池田理代子還是日本女性。真要認真看的話,還是得以日本女性的處境為出發點。之所以在日本少女漫畫中會有這樣的傳統,或許只是日本女性在性別標準極為僵化、深具傳統東亞父權體制色彩的日本社會,渴望獲得喘息的一個出口而已。

好啦,只是看了點書想拿來說說嘴:P 改天把上面說的那幾部漫畫看完,還有女性主義了解的透徹一點之後,再做更完整的論述。



2 則留言:

  1. 男裝少女的傳統是源自《藍寶石王子》的血脈相傳,至《凡爾賽玫瑰》中發揚光大。
    日本女性的處境與少女漫畫當時的僵化固然是個遠背景,因此24年組才會掀啟少女漫畫革命,然而為什麼選擇男裝少女、甚至之後的女心男體的少年們作為改革少女漫畫的手段?我認為是由於《藍寶石王子》所留下的傳統影響啟發,每個奧斯卡或每個ジルベール其實都像是藍寶石王子的復甦,而《藍寶石王子》的作者是位男性。話又說回來,身為寶塚迷的手塚,《藍寶石王子》的靈感來源正是寶塚歌舞劇團。
    這樣一路追蹤下來,我認為這種「日本式男裝少女傳統」的形成,確實與女性相對弱勢的地位(寶塚、僵化的少女漫畫符碼)有所因果關聯,但是也許更多的是各種偶然吧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你的補充!
    我想很多文本中母題的產生也都是出於偶然。只不過依照現在少女漫畫的發展來看,男裝少女這個傳統還沒發展成熟就已經萎靡了,現在較為主流的似乎是BL漫畫中所謂的女心男體少年。
    前陣子把藍寶石王子看完了,有閒的話看看能不能再發一篇心得,到時候也麻煩不吝指教啦!

    回覆刪除